Rolex 勞力士手錶「小窗凸透鏡」的起源
鐘錶愛好者們對勞力士手錶的熱愛往往源於其獨特的工藝和設計。其中,帶有日期顯示功能的勞力士手錶更是备受矚目。這些手錶中,幾乎有一半都擁有一個獨特的設計元素——Cyclops Lens小窗凸透鏡。像是Datejust、Day-Date、GMT-Master II、Sky-Dweller以及Submariner Date等經典款式,都具備這一設計特點。
那麼,這個獨特的設計元素是如何誕生的呢?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根據勞力士官方的說法,Cyclops一詞源自古希臘神話中的獨眼巨人。而這個設計元素的發明,是勞力士在1950年代初期獲得的專利。從1953年開始,越來越多的蠔式恆動手錶都配備了這種日期放大裝置,其目的是為了讓日期顯示更加清晰易讀。
裝上小窗凸透鏡後的日期顯示,會比一般的日期顯示放大約2.5倍。這意味著佩戴者無需將手錶拿到眼前,便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天的日期數字。對於勞力士手錶的佩戴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
當然,這個獨特的設計並非僅僅為了滿足實用需求。從審美角度來看,Cyclops Lens小窗凸透鏡的設計也為勞力士手錶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魅力。這個設計不僅使手錶的外觀更加精緻,也成為了勞力士品牌的重要標誌之一。
因此,當你佩戴勞力士手錶時,不妨多留意一下手錶上的這個小窗凸透鏡。它不僅僅是一個實用的設計元素,更是勞力士品牌歷史和文化的體現。

▲Rolex 的創始人漢斯·威爾斯多夫
根據日本媒體《Power Watch》的報導,勞力士發明Cyclops的功臣正是品牌創始人漢斯·威爾斯多夫。從創立品牌的開始,他就養成了利用日常生活中琐碎時間(如早上出門前刷牙洗臉的時間)思考手錶創作構想的習慣。在20世紀50年代,年屆70歲的他發現妻子的視力逐漸退化,看時間,尤其是看日期信息變得越來越困難。於是,某天他靈光一閃,想到可以在鏡面上做出凸透鏡結構,這樣就能解決佩戴者視力不佳時的閱讀困擾。因此,小窗凸透鏡的誕生實際上源於威爾斯多夫對妻子高度體貼和愛意的想法,無意之中為勞力士手錶日後建立起相當好認的特徵。

▲Rolex 1945年首款Datejust手錶並沒有小窗凸透鏡的設計
在威爾斯多夫先生發明Cyclops鏡面之前,勞力士手錶和其他品牌的手錶沒有什麼不同。例如,1945年問世的第一款Datejust手錶,雖然它是表壇上第一只在面盤3點鐘位置設置日期窗口、自動上鏈還能防水的天文台精密時計,但是它的鏡面屬於一般整片的樣式,沒有任何特殊之處。
隨著時間的推移,勞力士取得了Cyclops的專利後,1954年問世的Datejust “Thunderbird” 6309開始出現了小窗凸透鏡的設計,開啟了DJ系列的新紀元。從此以後,小窗凸透鏡成為了勞力士手錶的重要特徵之一,也讓佩戴者能夠更加清晰地讀取日期信息。

▲Rolex 1953年首款水鬼甚至還沒有日期顯示,更不用說小窗凸透鏡了
同樣地,1953年誕生的Submariner也沒有小窗凸透鏡設計(事實上它一開始也沒有日期功能)。包括1967年首款Sea-Dweller也是只有日期顯示而沒有小窗凸透鏡。前者的Submariner Date 1680直到1966年才出現放大日期顯示。後者則是為了鞏固高防水性能,直到2017年才出現加裝Cyclops鏡面的126600。這些例子表明,勞力士手錶在設計上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每個型號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歷史背景。

▲Rolex 直到2017年改款的Sea-Dweller才首次加入Cyclops鏡面,具備日期顯示功能
隨著時間的進步,Cyclops鏡面也在不斷發展。在它剛剛被發明的時候,表壇還是以采用塑料玻璃(也就是壓克力)製作手錶鏡面為主,因此小窗凸透鏡與鏡面也呈現一體成型的設計。然而,自1970年代末期以來,當主要成分為氧化鋁(Al2O3)的藍寶石水晶鏡面開始應用於製表業後,由於其硬度較高,直接製作出一體成型的Cyclops鏡面變得非常困難。因此,勞力士改用了另外安裝凸透鏡的方式完成了這項標誌性設計,這也是早期與現代Cyclops鏡面的微妙差異所在。